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巴嘎平原:永远无法抵达的I点
事先,总指挥十一郎信誓旦旦地告诉我们,翻越了卓玛拉山口之后,转山的道路将会是一马平川,大家就闲庭信步享受吧。事后才知道,这话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领队为了鼓励我们故意撒谎,就是因为太高估我们这支队伍中绝大多数的菜鸟。事实证明,在卓玛拉山口都能咬牙过关的很多英雄好汉恰恰就在这一马平川的巴嘎平原上差点耗尽了最后一点体力和意志。
对于经验不足的人来说,下山时最大的挑战是由于身体重心一直前倾、脚部一直向前挤压而造成的脚趾挤伤。旅游卫视一位同行透露,如果你没有准备适当的装备比如加厚的登山袜之类,那么此时最有效的拯救用品是卫生巾,而且最好是夜用加厚型的……我宁可强忍着下脚趾的疼痛,始终也没有勇气向同行的女同学求救。
与昨天出发时不同,此时队伍已经拉开了距离,我跟很多人一样,渐渐与前后的队伍都拉开了距离成了独行侠。下到山底,便是巴嘎平原了,道路的确是好走多了,此时我也觉得最艰难的时间终于熬过去了。
但是没想到事先发给大家的转山补给点示意图却反过来害了大家。为了便于标记和记忆,转山示意图把沿途所有补给点由A到J都编了号,你懂的,G点便是最high也最难的卓玛拉山口。
按照示意图的标注,从卓玛拉山口山底的补给点H到下一站I点大约10公里,这一段路并不难走,按照我们行走的速度推算,两三个小时应该绰绰有余了,但是,在H点稍作休整重新上路向I点进发的路途神奇地变得十分遥远。头一个小时是沿着溪谷在乱石中穿行,后两小时在起伏的谷地与山坡间交错,三个小时过去了,期待中的I点如同神山的许多传说一样变得遥不可及。四个小时、五个小时,I点仍不知所踪。沿途每一处经幡最初出现在我视野中时都让我欣喜不已,误以为I点到了,施工的帐篷和牧民的游牧点也曾一次一次让我喜出望外然后心灰意冷。其实体力摧垮不了意志,真正让我开始觉得有点崩溃的正是这种一次又一次从希望到绝望的心理过山车,加上对于真正的I点究竟在哪儿丝毫无法判断。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