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ni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北京蜂鸟映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蜂鸟网 FENGNIAO.COM)版权所有
京ICP证 150110号 京ICP备 15000193号-2
违法和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13001052615
举报邮箱: fengniao@fengniao.com
下午5点多,精神好了许多,我和朋友出了月明轩沿环河道往东边去寻访艾思奇故居和元龙阁。斜阳下树影婆娑,洗衣亭边野鸭白鹅欢叫嬉戏,白鹭不时飞过。孩子们在不远处的水坝上玩耍。再向东南走去,山谷将河水环抱成潭,此处风水绝佳,元龙阁就建在坐南朝北的小坡上,楼前有龙潭,与外河相隔三十多米形成一个广场,有大榕树数棵。是夏天乘凉避暑的好地方。再往东上小坡数百米就是和顺乡水碓村的艾思奇故居了。艾思奇,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生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大众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纲要》、《哲学与生活》等哲学著作,为我国著名哲学家。 故居是一幢中西合璧砖木结构四合院楼房。高屋大院,串楼通栏,点缀西式小品阳台。前临元龙潭,后枕凤山,环境优美。建于1919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曰垓任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物督办时所建。回到村中心吃晚饭时又结识了一位从丙中落过来的西安女生,决定明日加入我们同游。
第三天,早上8点出发游览腾冲老商号。在腾冲,这种古老的家族经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腾冲进出口商贸发展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东南亚和南亚声名远播的“洪盛祥、茂恒、永茂和”三大商号,也就是民间流传的“东董、西董、弯楼子”三家富商。
上午,我们先去了洞山乡东董“洪盛祥”的旧址,俗称东董四颗印。“洪盛祥”的祖屋就像一个家族的历史博物馆,甚至还保留着距今150多年前董家还未发家前从事农耕时的小屋,就像一座“长工屋”,低矮、黑暗,一看就可以想见一家人拥挤在里面贫困的情况;再看“发”起来后所建的这座“走马转角楼”、“四合五天井”的大房子。依山朝南而建,为了百年基业的稳固,董家人在山坡上建起了4米多高的石头挡墙,那挡墙俗称“石榴米”,一块块石头镶拼得严丝合缝,不用任何粘接材料;据董家人说,山坡上原先还建了一座“花厅”,供家人习字、读书和乘凉使用。如今只有个老爷爷和他的儿媳和顽皮的孩子在一起及一户同宗的亲戚居住。儿孙们要到春节才会从五湖四海回来团聚。
下午,转车去董官村寻访西董“茂恒”商号最早的创始人董采庭和董友菊的老宅。那精致的木雕艺术遍及这所房子的各处,从门楼到花窗、牛腿等各处木雕造型几无重复且雕工精致。后院栽种着一棵百年白玉兰和山茶花。两株大树一红一白都盛开着鲜花。冬季的一月在滇西边陲看到家乡的市花白玉兰开的那么灿烂真是特别的开心。
回到和顺,看了弯楼子和花大门两处大院,然后沿着村道一路向东南坡上行,又有座宝刹中天寺建在山腰上。这也是做释、道合处的庙宇。与和顺乡西面的元龙阁遥相呼应。中天寺共有四进,次第攀高而建。二进的偏殿供奉着关公和财神,这在一般中原寺庙中是很少见的。最后面是宝塔和花园。居高临下可远眺乡村美景,鸟语花香使人心旷神怡。下庙后继续东行,经过贾家祠堂和张家祠堂,转过张家祠堂有一个白鹭栖息的沼泽地,只见十几只白鹭正在水中栖息。我怎忍心打扰它们的生活,继续前行约五分钟后来到一座双孔桥边(捷报桥),桥旁闾门外的田地里,油菜花刚开得鲜嫩。景致开阔,桥的南侧一片大树林,仔细一看居然有一排七棵两百年以上的小叶榕每株隔五六米呈一个弧度而列。七棵大树的树枝和树冠经百年风雨已然连成一片。许多鸟儿在这片枝叶繁茂的树林中筑巢安家。在这百年大树下席地而坐片刻,心便宁静了许多。回到月明轩客栈,已到掌灯时候。在二楼茶座倚窗吃饭品茶。遇到一位广州来旅行的大学教授和他的朋友们。我们聊了不少云南人文旅行的话题。后来我说接着准备去剑川走走,他向我极力推荐去沙溪古镇。说那是一方不常被打扰的纳西人的居住地。他已去过七八次之多,并向我推荐了当地的欧阳先生家去投宿。于是我决定明天去沙溪。第四天,一早我又在和顺乡逛了刘家大院。然后去腾冲长途汽车站座10点半的头班车去大理下关(五小时车程,票价¥106),再转去剑川县的中巴,约三小时车程,票价¥28。在剑川县转车往南约30公里左右到沙溪镇,包车70元。(路上总耗时11小时,最枯燥疲惫的一天)但沙溪的美是独特的,而后我将继续介绍在沙溪的见闻。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