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旅游摄影 > 行摄攻略 > 正文

月下琼海寻宁静 四川西昌自助游攻略

0 2013-04-17 06:14:00   蜂鸟网   作者:远方网   责编: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 当地饮食

    邛海就在西昌市郊,来到西昌不品尝一下西昌的美味佳肴会是终身遗憾呢。西昌著名美食砣砣肉、野山菌、建昌板鸭、荞麦面等都是众多食客向往的美味。如果说您到过西昌, 没有品尝过西昌的美味佳肴,那么就相当于您没有来过西昌呢。

    美食汇集地一、步行街:

    西昌金桥宾馆后面的这条商业步行街是美食荟萃的地方,这里适合夏季,有各式各样的冷饮、冷啖杯。如果选择夜间来到步行街,那么夜啤酒是不容错过的。有啤酒当然要再配上烧烤吃着才够味。最著名的西昌烧烤当推邛海的烤鱼。12元一串,实惠到家,还有一见就令人流口水的炒龙虾。那真是色香味俱全呀。

    美食汇集地二、西门坡街:

    想吃火锅了,就来西昌的西门坡街,这是西昌最著名的火锅一条街,来自重庆、成都的火锅店老板们,也带来了四川最地道的火锅。除了火锅,还有各种冷饮,下酒小菜,更是不胜枚举。还要推荐一个月城广场商业街中心的一家“臭味相投”。一定要尝尝里面的炸土豆。吃到嘴里,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舒服。

    美食汇集地三、火把节美食街:

    这条街是紧邻航天大道的一环路南二段街上, 这里是全国各地美食集中区,山东,福建,新疆,浙江等等各地的特色美食汇聚一堂。凉山的本地特色——山珍菌也是西昌美食中的佼佼者。

    美食汇集地四、人造沙滩烧烤:

    从青龙寺往下走,这里的海风和烧烤一样迷人。吃着烤鱼、烤鲜贝壳还有土产的菱角都是美味中的极品,吹着海风,躺在柔软的沙滩上。只能用两个字形容——惬意。如果到了邛海不尝尝这里的醉虾,那可是一大遗憾。当你把醉虾盖子揭开的瞬间,虾子还会跳动呢!

    体验完街边美食了,还要到餐馆中体验一下彝族的特色佳肴——烤乳猪、坨坨肉、坨坨鸡、酸菜鸡、坨坨羊肉、荞粑粑、酸菜土豆汤和连渣菜。西昌可是一个“吃货”的天堂,到处都是餐馆,随便推荐几家:

    凉山映象酒楼,地址:春城东路78号,电话:(0834)2188178

    乡巴佬土菜馆,地址:春城中路15号,电话:(0834)2185644

    月城彝家酒楼,地址:花园路53号,电话:(0834)2174567

    后院私房菜,地址:春城东路,电话:(0834)8888667

    █ 行程规划

    邛海适合两天行程,如果从成都出发,一个周末足矣。乘T8865或者K673或者K9471都能夕发朝至到达西昌,第一天,可以去邛海湿地公园骑车,下午坐游船到小渔村游玩。在湖边客栈住下享受邛海的夜,西昌的月。第二天去月亮湾漫步,玩水,拍照。傍晚仍然可以坐夕发朝至的火车从西昌回到成都。

月下琼海寻宁静 四川西昌自助游攻略

    █ 其他信息

    邛海的历史与形成

    邛海之名,见于《汉书》:“邛都南山出铜,有邛池泽”;《后汉书》:“邛池南人以为邛河,纵广二十里,深百余丈,多大鱼………”

    邛海地震下陷说,始于古籍《后汉书‘西南夷列传》:“邛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邛都县。无几而地陷为淤泽,因名邛池。南人以为邛河。”之前的《汉书》,《汉书》之前汉武帝时代的司马迁著《史记》,都没有“邛海地震下陷说”。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只说:“于是过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邛,即指西昌,他到了西昌,因而有了如上记载。司马迁,著述以严谨、翔实著称,对“邛海地震下陷”这样大的史实,是肯定不会忽略不记的。 南朝梁代的李膺著《益州记》,其中有邛都县下有一姥所饴之蛇为其报仇的故事,“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土人谓之‘陷湖”。后来又有西昌知县胡薇之编撰《西昌县志》“元鼎初地震,县陷为淤泽”的记载;以至于后来又有《新唐书·五引志》“两州地震,昼夜八十。压死百余人,地陷者三十里”的记载;以至于后来又有明代《泸山碑记》“迨至嘉靖年间,地震坍塌,段氏所施之田,尽皆化为沧海”的记述;以至于后来又有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水涌地裂,陷下四五尺,卫城外城若浮块而已……陷河之说殆是实然”的记述;以至于后来又有周询《蜀海丛说》“宁远府城于咸丰、同治间地震,全部陷入地中,成为巨漫。今之府城则震灾后另辟地修筑者”的记叙;以至于后来又有《澳门日报》1987年在《邛海沧桑》中"17世纪中期发生一次大地震,建昌城陷为海”的记叙。

    邛海是怎么形成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众说纷纭。诸如牛轭湖说、古弯曲湖残余说、安宁河东南流的古河道说、堰塞湖说;不过,影响最大的算是邛海地震下陷说了。

    如此众多一致的邛海地震下陷说,那邛海的成因是“地震下陷”无疑了吧?但是,有些地质和水利专家说,以上所记是不可全信的。前面说及司马迁著《史记》,未有只言片语关于西昌“邛海地震下陷”的记载,而后来著《后汉书》的作者范晔,未到过四川,更未到过西昌,其籍贯又远在河南顺阳,所论可靠与否,还是个未知数;同时,《后汉书》也有“豪帅放纵,难得制御”的说法,这说明当时汉朝的统治者在当时还未完全征服其他民族。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府建筑不可能设在城外,大坟堆西汉遗址,很有可能就是当时邛都所在。旧址既在,邛海地震下陷说就难以成立。知府牛树梅的《西昌地震纪变》诗,描绘了1850年西昌大地震后的情形:“坤维夜半走奔雷,山岳震荡海波颓。床榻如舞人如簸,万家栋屋枯叶摧”,“迟明一望满城平,欲辨街衙谁能晓”,这里,并无全城下陷成湖的描写;从20世纪80年代邛海周边发现的一批新石器遗址及出土的陶器、网坠等说明,至迟在史前邛海即已形成,西昌城遗址以及出土文物,也说明了“地陷成湖说”的不能成立。

    地震是很有可能“城陷”的,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但不是全部。西昌确是地震多发区,有记载的7级以上大地震,就有这么几次:公元前116年,震级达8~9级;公元1536年,7.25震级;公元1850年,7.5震级。但是,不能因为西昌过去多地震,并时有地震,就先人为主地认为邛海是地震下陷形成的。那邛海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

    至于牛轭湖说、古弯曲湖残余说、安宁河东南流的古河道说、堰塞湖说,都有一定的依据,但并不十分充足,所以还不能算是确证。

    总之,邛海成因众说不能完全成立。邛海的成因仍然是一个千古未解邛海之迷,还有待地质和文物、考古专家的进一步考证确认。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