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旅游摄影 > 行摄最美中国 > 正文

那片美得癫狂的梦境 亲密接触南海西沙

0 2013-04-16 05:00:00   蜂鸟网   作者:环球人文地理   责编: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在这些与世隔绝的海岛上,渔民们白天与大海作伴,夜晚与星月相依,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简单、枯燥、寂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那片美得癫狂的梦境 亲密接触南海西沙
这里其实很寂寞

    每天早上涨潮时,驻岛的渔民出海,根据季节的变化,选择不同的海域进行作业,分工也不同,渔获也各不相同。在海底捡螺既危险又辛苦,需要穿上厚厚的潜水服和脚蹼,带上简易的潜水镜和呼吸管,腰间系着一个篮筐,戴上胶皮手套,拿着小铁耙,一口气潜到海底,在礁石的缝隙间寻找海螺。水下作业时间不能太长,水性好的渔民可以在海底连续作业几分钟,但身体长期遭受海水的压力和浸泡,是常人无法想象和忍受的。

    捕捞上来的螺、鱼、贝等,进行分类后存放在塑料框里,泡在海水中养殖,不时会有大型渔船前来收购。

    渔船主要通过灯光、拖网和钩捕捕鱼。拖网又分为“对拖”和“单拖”,“对拖”是两艘船各拉一个网头,在大海中齐头并进,等落入网中的鱼有了一定数量后,两艘船就开始慢慢合围,将鱼群完全兜在网中。“单拖”则是在船尾放一个大拖网,为了让网口张开,还要放上两个大网板,在水流的作用下,网板把网口撑开,形成一个张开口的大口袋,将鱼群纳入其中。

    而所谓钩捕,就是用鱼钩挂上小鱼作为诱饵,再通过细小的渔线把鱼钩绑在较粗的主线上——总长约2000米的主线上,有多达1200枚鱼钩。我们搭乘的渔船上有一些钩捕工具,在未到目的海域之前,我们就和船工一起把诱饵挂在鱼钩上,并整齐地堆在一只篮子里。

那片美得癫狂的梦境 亲密接触南海西沙
打渔是他们最主要的事情

    在探鱼器广泛使用之前,渔民们捕鱼主要靠经验,一些老渔民练就了“火眼金睛”,双眼就像雷达,为了方便寻找鱼群的位置,每条渔船的桅杆顶端都设有一个座位,供观察者时刻关注周围水面的变化,如果水面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波纹,观察者便会根据经验判断鱼群的位置,然后将渔船驶向鱼群所在的水域,每次下网,都能满载而归。

    “放钩!”船长突然下令作业。一个船工立马从甲板上站起来,弓着腰把一根浮竿抛到海面,随后双手麻利地往海里放线。就这样,主线被绑在上面的20个铅块带入大海,等待各种鱼儿上钩。

    半个小时后,鱼群完成了咬钩。很快,一条成人手掌大小的剥皮鱼弹着尾巴露出海面。船工放慢拉拽主线的速度,把这条不断挣扎的鱼轻松地解下来,扔进水舱。随后,船工拽拉主线的速度越来越快,等到他把浮竿收上来时,收获了12条鱼:6条小石斑鱼,还有6条其他不怎么值钱的鱼,成了船上的夜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