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旅游摄影 > 境外目的地 > 正文

跟随摄影大师的脚步踏上都电荒川线

0 2009-09-30 05:35:00   蜂鸟网   作者:旁言 [转载]
本页查看全文

    荒川是从东京市区北侧流经东侧最后注入东京湾的一条河。北千住是荒川一个拐角上的站名,荒木经惟在那里生活过。都电荒川线是从东京城内西侧的早稻田大学后面出发,辗转行进到东北面的三ノ輪的一条有轨电车线。三者其实并没有太多联系。

迷走东京——踏上都电荒川线

    荒川之于东京,就好比黄浦江和上海的关系,别看现在风平浪静,曾经也一度桀骜不驯。下狠劲治理过后,才成了周边市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流经都内的大部分河段,人们跟河水的接触几乎可以是0距离的。即使在郊外,沿岸也不会见到工厂的排污管,漂浮的垃圾,取而代之的则是延伸到河岸的绿地,湿地,树林和芦苇荡,河水的清澈程度也肯定好于黄浦江的任何一个河段。像这样的绿地通常50多米宽,顺流而下直到入海口,几乎没有断裂。绿地的外侧有一条不宽的自行车道,最外侧才是高筑的防汛堤,堤上的沙石路供散步用。相对于人和荒川的0距离接触,汽车却被隔绝在河滩的百米开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为人们营造了一大片远离尘嚣和污染的天然避风港。即使走在防汛堤上,压抑的高楼群也几乎已经遥远而变得模糊,就好像东京这个城市从来没有在地球上存在过。这种极端的落差感,在东京的很多地方都能感受到,离市区摩天楼仅仅相去20分钟车程的地方,似乎就是地球原原本本应该保持的模样,甚至是原始的模样。

    其实现在的东京完全可以通过开荒,填海,改河道,来大大改善城市的拥挤现状,就像以前江户时代那样,但日本人没有那么去做。当时大小河流像血管一样遍布整个东京,人的活动只能依赖填河或者在河与河的夹缝中筑高地,因此直到现在,好好的城区似乎找不到几块平坦的地面,三步坡道,五步一台阶。各色各样的房子依势建在土丘上,远远看去就像个坟头山,而过了这个土丘,又突然发现自己的脚下有成片的屋顶,像埋那什么的地坑。去过的其他城市,大多也是这样忽上忽下。

    通过荒川的周边环境,也可以看出,东京的城市绿化也遵循顺其自然互不侵犯的原则,任其自生自灭,不过分刻意去照料,更罕见有人会去破坏,相反许多地方建筑的年龄远小于树木的年龄,人类活动被尽最大可能控制在不影响自然环境的程度。整个东京60%多的绿化面积不是假的也不是见缝插针搞几块草皮拼凑出来的。地球环境恶化的今天,日本人很清楚地意识到,身边既存的每一片绿色,其实都已经成为国家的财富,保护或者恢复环境的成本肯定远远大于开发带来的收益,这种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所以没人会傻到去荒川边上填掉湿地来造一排景观公寓,哪怕那楼能卖天价。好在东京人早已习惯这种拥挤的城市生活,认为生活就是这样的,拥挤不拥挤都是用外人的眼光在评判,他们的城市也匹配相应的生活模式,达到了物质和机能的完善和平衡。这和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城市现状截然不同,不得不以扩张和牺牲环境来满足人对某种层次的生活模式的追求,才会冒出要保护环境的声音,无奈这种声音和人的欲求相比,似乎比曾哥的绵羊音更苍白无力。而扪心自问,那些追求的人,到最后得到的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污臭的景观河道,嘈杂的便利交通,蚊蝇滋生的小区绿化,一切在到手之后不久,都变了质变了味,而原有的环境却已经一去不返。在现有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到底该追求啥,该放弃啥,如何看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饥渴的商业引导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只会日渐突出。
不过话说回来,日本人习惯性的不会去砍自己身边任何一颗树,却可以光明正大地利用巴西和中国的整片森林,因为那是别人的。当国内宣传放弃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时候,日本至今依然毫不心疼地巨量消耗着木材和竹材,那是低价买来的中国的东西,而用完了,也可以在自己国土上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资源,绝对是损人利己的大好事,何乐不为啊。

迷走东京——踏上都电荒川线

    平时的传媒始终在传达这样的信息,日本什么都是环保的,环保的洗衣粉环保的尿布环保的牙刷环保的汽车环保的搬家公司,如果放在本土,或许是真实的也是值得尊敬的,但因此就要把自己打扮成维护地球环境拯救世界人类最坚定的斗士最无私的战士,那就滑天下之大稽了。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