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首页 > 旅游摄影 > 行摄攻略 > 正文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0 2012-10-16 05:00:00   蜂鸟网   作者:董帅   责编: [原创]

    北纬53°29′52.58″是漠河乡标记的中国最北端的坐标。从内蒙古东北方向一直向北,到中国版图最北边,这是一段奇妙的旅程。不仅可以体验到从白桦林到草原,再到混交山林的风景变换,更加可以到中俄边境,看看边境风光,体会与异国人民隔江对望的乐趣。

    这次跟随《摩托车》杂志的幻影女子摩托车队的寻找北极之旅,体会到了变幻无穷的风景,还有边境风光。限于原有行程安排,关于景点旅游的部分没有尽善尽美,还有些许遗憾的地方。有的地方本次旅行没有亲自去到,但是也会推荐给大家。

    接着上一篇文章,继续讲述这次旅行的故事。

    总里程:2000公里

    花费时间:10天

    第五站:室韦——根河

    北纬50.8°,221公里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室韦至根河自驾游线路

    当日住宿:根河

    中途用餐:自带干粮

    听俄罗斯后裔讲故事

    原本向北的旅程,今天调转方向,向东南方向的根河行进。根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的北部,是内蒙古最北部的旗市之一。如果说阿尔山的景色是整个行程最美之一,那么今天到根河一路上的景色把这次行程的视觉感官再一次推向了高潮。

    从室韦镇出来,我们并没有直接前往根河,而是走了从室韦镇东边的一条土路,去寻找这里最具特色的俄罗斯民族乡——临江屯。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临江屯老房屋

    临江屯在内蒙古与俄罗斯接壤的额尔古纳河边,整个屯子只有八十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二是俄罗斯血统。经过十几分钟的车程就到了,一进村子,就看见一排排用木头建造的房屋,老屋已经有些岁月的痕迹,却看起来更有感觉,新屋上的清漆闪亮,大多是作为旅游接待用的旅馆,用像“谢辽莎之家”这样的俄罗斯姑娘的名字命名。这里几乎每家每户都做着与旅游相关的事情,食宿接待,出售旅游纪念品,表演俄罗斯歌舞。与其他旅游景点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商业化气味太浓。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临江屯最具俄罗斯特点的大叔

    这里的确是很具有俄罗斯风情,比如长相具有明显俄罗斯人特点的汉子,蓝色眼睛的姑娘,大鼻子白头发的老人。我们还去拜访了其中一户人家,女主人很熟练的使用者接待游客的程序接待着我们,搬来桌子放上面包片和蓝莓酱,表演俄罗斯歌曲,与同行的女队员们挑起了俄罗斯舞,小伙子也拉起来了动人的手风情,拉的曲子是《喀秋莎》。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旅馆女主人

    这户人家有两位老人,他们向我们讲起了临江屯的历史。从老人的话语中我们得知,老人具有四分之一俄罗斯血统,深邃的灰色眼睛还有鹰钩大鼻子证实了这一点。还了解到,在他年轻的那段时间里,额尔古纳河这边的中国领土上的生活比俄罗斯那边的生活要富足,就连现在,一提起老人家觉得两边生活哪边好时,老人也为身在这边的国土而自豪。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具有四分之一俄罗斯血统的老人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俄罗斯民俗村的界河

    在临江屯,还可以去村头的额尔古纳河边去逛逛,看看河对岸俄罗斯的风景,或是在村子里逛逛,看看村子里的建筑,看看这些大鼻子蓝眼睛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拍摄一些人文纪实的片子。

    纯正俄罗斯血统随着时间一点点被稀释,这里原始的俄罗斯文化也会慢慢减少,临江屯也面临着被汉化的危机,面临着旅游过度开发的担忧。

    大兴安岭的金黄世界

    在临江屯没有停留多久,我们便出发想着下一个目的地——根河出发。

    室韦到根河的路线是沿着901县道,再转到325县道,这段线路是大兴安岭区域的一部分,沿途都是大兴安岭特有的森林风光,秋天的这里一片金黄,风景令人沉醉。一路上也是白桦林和落叶松的混交林,不过这一路的主角不是白桦树,而是落叶松。落叶松的色彩在这个季节极其艳丽,金黄色是今天的主色调,道路两旁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黄色松针,用手捏起来软软的滑滑的,像是动物的毛发。这里的白桦树已经掉光了叶子,只剩明晃晃的洁白树干错落有致地立在树林之中。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大兴安岭风光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大兴安岭风光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大兴安岭风光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大兴安岭风光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大兴安岭风光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大兴安岭风光

    有的路段,两旁的落叶松笔直站立,道路给人延伸至远方的空间感;有时候两旁的山坡起伏,如油画般充满艺术感;有的路段道路起伏蜿蜒,让人深感梦想在路上的觉悟。

    莫尔道嘎的童话

    莫尔道嘎是前往根河路上遇到的一个森林公园,对它也是早有耳闻。可是由于车队的原有行程安排里没有将莫尔道嘎列为目的地,我们只能与它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然而莫尔道嘎给我们的印象并没有因此而减分,光是从门口那一瞥,就能窥见那不一般的真容。莫尔道嘎在摄影圈里一直是一个口碑很好的地方,这里的白桦林和落叶松算得上是大兴安岭这一路风光特色的典型代表。

    “南有西双版纳,北有莫尔道嘎”,是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的宣传口号,这个中国面积最大的森林公园,在秋天足以震撼你的视觉感官。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莫尔道嘎风光  摄影:桔猪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莫尔道嘎风光  摄影:桔猪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莫尔道嘎风光  摄影:桔猪

    莫尔道嘎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秋季赏叶的最佳地点之一,这里是落叶松的故乡,也是白桦林的大本营,层次鲜明的树木参差交叠,在山坡上铺陈开来,美到无法言说。森林公园里有不少小景点,相对分散,需要开车前往。个人感觉最值得游览的林海听涛、翠谷流云、红豆坡、猎人之路,秋季景色都十分秀美,可圈可点。但最值得一看的还是白鹿岛,这是激流河上游,河水在这里呈现出一个“ Ω ”的形状,旁边有两个小岛。其实小岛并不明显,但景致却不容错过。在高高的观景台上安静的欣赏,听风来风走,看碧蓝的河水映衬金色松树,秋天瞬间变得完美。

    第六站:根河——满归

    北纬52°,206公里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根河至满归自驾线路

    当日住宿:满归

    中途用餐:自备干粮

    河湾里的红树林

    昨天室韦至根河的行程把这段旅行推向了高潮,今天的旅途则稍逊于昨天,不过沿途也有几处让人惊喜的地方。

    满归是大兴安岭西北坡的一个镇,隶属于呼伦贝尔根河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商品林生产基地之一。据说每年夏至之后有10天左右的时间,出现以“白昼”和 黎明曙光于晚霞相连的“一线天”景观。位于镇区北侧的凝翠山公园中的凝翠山,是观赏“白昼”“一线天”的风景地。我们这次自然是没有赶上这个时间了。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河滩上红色的树林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河滩上红色的树林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河滩上红色的树林

    沿途还是看惯了的白桦林和落叶松,审美疲劳再一次降临。天气也由蓝天白云慢慢转变为多云的天气,云层遮住了阳光,气温一下子低了下来,同行的朋友都加上了一些衣服。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满归的晚霞

    经过一段时间的车程,路边突然出现了一条河湾,蓝色的河水在金色的河滩上流淌着,被河水围绕的就是一片红树林。这里所说的红树林可不是南方海边的那种红树林,而是真正的红色树林。树林全部掉光了叶子,只剩暗红色的枝条,放眼望去,一片褐红。就在此时,阳光冲出云层,把光线正好洒在河滩上,明暗有致,正是摄影的大好时机。大家纷纷拿起相机,嘴里一边赞叹,一边按动快门。

    鄂伦春族原始人的传说

    车辆行驶中,对讲机里开始讨论起一个关于这里的原始部落的话题,说旁边山上有一个原始的少数民族,这就是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语言使用鄂伦春语,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交接处的大小兴安岭中,特别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人口约8200人(2000年)。“鄂伦春”是民族自称,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鄂伦春族人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鄂伦春族人住的白桦皮房屋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鄂伦春族人擅长狩猎

    鄂伦春人无论男女老少均有极强的射击天赋,由于鄂伦春人所居住的环境中,是以狩猎为最主要的食物来源,致使射击成为鄂伦春族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最为基础的生活技能,背着猎枪去上学、串门在正常不过,如同藏族男子的佩刀一样,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鄂伦春族是父系社会,一直过着游猎生活。据说解放前他们都还过着这样的生活,隐居山林,茹毛饮血吃生肉。解放后,禁止猎杀野生动物,他们赖以生存的狩猎生活就无法继续。他们被请下山居住,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其生活与现代汉族人也并无二致。但是据说仍然还有部分人坚守着自己的故土,不愿下山,族群由一个老太太带领着,一般人还见不到。

    第七站:满归——北极村

    北纬53。3°,221公里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满归至漠河县自驾游线路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漠河至北极乡自驾游线路

    当日住宿:漠河县

    途中饮食:漠河县

    伪北极乡的争议

    满归是这次旅途内蒙古境内的最后一站了,下一站朝漠河出发。住宿要住在漠河县内,这里食宿相对便宜。而终极目的地北极乡因为已经是旅游开发区,所以食宿价格都非常贵。

    满归至漠河的风景没有前几天那么好了,虽然也是在大兴安岭地区。两旁的树木也是白桦林和落叶松,但是色彩相对暗淡,树林也比较杂乱。不过这种一路向北到达祖国最北端的的感觉还是很奇妙的。满归至漠河县是一条碎石路,沿路尘土飞扬,颇有野趣。130多公里的路程,几个钟头就能走完。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满归至漠河县的道路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满归至漠河县的道路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漠河县的十八弯景区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北极乡的最北端雕塑

    北极乡距离漠河县80多公里,全程高速路,非常方便。北极乡的风景一般,只是因为它是中国版图的最北端,所以吸引了很多人前往旅游。到此旅游的人也大多是拍照留念,所以花不了很长的时间就逛完了啦。北极乡立了很多标志,表明这里是中国的最北端,有一个雕塑上写着最北点的经纬度:北纬53°29′52.58″,东经122°20′43.48″。但其实只要你在地图上一查就会知道,其实漠河北极乡并不是中国版图的最北端。

    在地图上查看,中国的北至点应该是北极乡往东北方向的一个叫做乌苏里的地方,那里比现在北极乡这个所谓的最北端还要向北5.5公里。漠河县的北极乡最多只能叫做“中国的北极”或者叫做“中国最北的行政乡”,但是叫做中国最北点和最北端都是不妥的。北极乡原名漠河乡,1958年黑龙江倒开江,淹了沿江的很多村庄,其中一个家叫做“北极村”,后来“北极村”的村名就签到了漠河乡,于是漠河乡改名北极村。为发展旅游,这里又改名为“北极乡”。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A是北极村,B是乌苏里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下)
最北端的界河

    比现在更北的村子还有,那就是乌苏里浅谈西边的北红村,也就是地图上标的大草甸子。有人对中国北极点特别感兴趣,不满足于“乌苏里浅谈”是中国最北点的结论,找到了乌苏里北的黑龙江中的两个小岛,分表叫做“上江岛”和“下江岛”(北纬53°33′27″),这两个小岛比乌苏里更北。但他们对这个结果还是不满意,因为这两个小岛都在黑龙江主航道的南侧,也就是水面上。好在漠河11月就封冻了,在冬季可以到达主航道上的中国最北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2007年的冬天,他们一行几个人开车从北极乡出发,走了大约60多公里,手持GPS,一路定位,终于找到冰面上中国的最北端,北纬53°33′47″。

    晚上返回漠河县城住宿。第二天去逛逛漠河的特产,这里的蓝莓制品一直是这里最受推崇的,蓝莓酱、蓝莓汁、蓝莓干、蓝莓酒都可以买来送人或是自己享用。这样,这段“找北”之旅就这样结束了。 

相关阅读

    向北纬53°出发 阿尔山至漠河摄影自驾游(上)

    找着北了 幻影女子车队顺利抵达终点

    直通漠河 幻影女子车队迎来最强挑战

    中秋月圆会根河 “幻影”异地迎佳节

    幻影女子摩托车队抵达边陲小镇室韦

    油画阿尔山 幻影女子车队骑行第一站

24小时热文

欢迎使用蜂鸟 爱摄影小程序

分享到朋友圈

0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